newsroom

养精蓄锐8年换来近17亿美元市值,汽车交易服务平台灿谷集团在美上市

Date: 2018-07-26
Share:

[ 亿欧导读 ] 7月26日,主营汽车金融业务的汽车交易服务平台灿谷集团(Cango Inc.)于美国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1美元,总市值16.62亿美元。

7月26日,灿谷集团(Cango Inc.)于美国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1美元,总市值16.62亿美元。

8年后的上市,可能是这家主营汽车金融业务的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媒体曝光事件了。6月22日,国内汽车交易服务公司“灿谷集团”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代码为“CANG”,冲刺美股纽交所IPO,最高融资3亿美元

灿谷定位于汽车交易服务平台,连接经销商,金融机构和汽车购买者,主营汽车金融业务包括1)汽车融资便利化,2)汽车交易便利化,3)售后服务促进。主要盈利模式为融资服务费。董事长张晓俊,是国内首个主机厂旗下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筹备建立时的中方代表,并领导上汽通用金融公司走过近十年。

如今的企业更倾向高举高打的风格,相比之下灿谷的低声量显得“非主流”。但这家“非主流”的公司最近也跟上了上市潮的大潮流。

“闷声发大财”的灿谷

灿谷上市被关注的第一点,应该要算华丽的资方名单了。在本次IPO之前,灿谷共完成了三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滴滴出行、泰康人寿、微众银行等,其中腾讯占股10.7%,滴滴占股14.8%。

除了资本支持,近年来的汽车金融市场也在向好发展。尽管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增长,但国内的汽车金融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全民消费升级,消费者的购车需求猛增。

同时,汽车用户趋向年轻化,对汽车金融的接受度更高。随着“新零售”的概念被引入汽车流通行业,汽车交易越来越多样化,融资租赁等用车方式热度增加,在这其中,灿谷集团类的汽车金融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据招股书显示,灿谷集团的主要业务围绕服务汽车交易展开,为汽车融资、汽车交易和售后服务提供金融与信息化支持。

可见,灿谷集团的汽车金融服务对象不只是终端消费者,还包括经销商。据了解,自集团成立以来,平台累计服务了734336名汽车购买者的同时,合作经销商网络增加至37667名注册经销商。

为终端消费者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资金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或上海汽车之家提供,上海汽车之家在收购完成后成为灿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18年3月31日,其第一季度共完成了97219辆新车和二手车的资金支持,总融资额为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据亿欧汽车了解,上海汽车之家(即“上海有车有家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汽车之家的子公司。2016年初由汽车之家与上海灿谷投资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股东共同合资成立。

在渠道下沉的影响下,灿谷将业务放在了低线城市、非4S经销商、国产品牌三个重点上。据招股书数据,灿谷的经销商网络中,有71%左右的经销商下沉在三线及以下城市,80%为非4S经销商。

在资金来源方面,灿谷与多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晋城银行、微众银行、上海银行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2018年7月,灿谷与中国工商银行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在一级和二级城市提供OEM补贴和非补贴汽车融资解决方案。

根据招股书显示,灿谷集团2016年、2017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3亿元、10.5亿元,增长率142.3%;盈利从2016年的人民币1.34亿元增加161.5%至2017年的3.49亿元。

同是上市前成绩斐然,腾讯的另一颗汽车金融“棋子”易鑫集团上市大半年市值蒸发超过60%,灿谷能走好上市后的路吗?

汽车金融公司的上市“换衣间”

灿谷集团在上市时把自己定位为汽车交易服务公司,与易鑫一样,放弃了自己的“金融身份”。

这很容易被理解。张晓俊早年曾在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中表示,融资租赁的出现也给汽车金融一个很好的启示,“汽车金融要想纵深、大跨步发展,除了做好金融服务以外,还应该做好其他的汽车相关服务”。

毕竟,企业自身只框在金融的属性中,盈利模式过于单一,风险更高。而通过金融切入到交易本身,就可以融入交易场景中解锁更多盈利方式。如今,谁能牢牢掌握住交易场景,谁就能在其中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同时,这也将导致企业上市后无法获得更高的市盈率来抬高市值。

另外,完全处于金融行业具有典型的风险滞后效应,也是典型的严监管行业。所以,金融机构的上市之路相比其他行业更艰难。近期又赶上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使得金融企业上市窗口更小。

再加上金融行业盈利能力强、轻资产模式的特点,国内A股和创业板对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上市从严考量。随着今年P2P大面积暴雷,主营业务涉及到金融板块的企业看到了前方愈渐狭窄的上市之路。

面对新一轮资本寒冬的预言,头部企业尽快谋求港股或海外市场上市被看做是一条逃生之路。当然,也不排除企业自身规划原因,“按部就班”上市。

无论如何,上市对于灿谷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但从数量甚少的公开信息披露中,除了创业团队出身专业、投资人背景强大之外,我们也并没有找到企业本身的鲜明特点与创新之处——不知是因为集团太过低调,还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来源:亿欧